#筆記 December 2017 筆記
筆記本 我正使用的筆記本,由兩年前拍鮮浪潮的時候寫起。到現在 2017 年尾,只剩下數頁紙便寫滿,湊巧又近年尾,滿當歡喜打算慶祝的時候。前日開會時卻遺留在咖啡店,Moleskine 筆記本的小袋裡更夾著幾張支票,幸好有心人交還櫃檯,失而復得,要寫篇文回顧一下。
大半本筆記也是 2016 年的 Bullet Journal 組成。Bullet Journal 是上年興起使用筆記去記錄生活的一套工作法。精髓在於不斷記下生活的瑣碎事,以不同符號(稱為 Signifier )記下每項工作的狀態和進度(重要、已完成、延至明天、待定事件等等)。然後每月的開始,會重新寫下未完成的事項,去檢討該待辦事項是否需要及值得
閱讀更多 October 2017 筆記
遊戲人生 2004 年,紐約大學進行了一場有趣的實驗。參加者在紐約市玩現實版的 Pac-Man,每隊各由一個 Pac-Man、四隻鬼和控制人員組成。飾演 Pac-Man 和鬼的人員分佈在紐約市街區,控制人員則留在大學的總部。Pac-Man 和鬼每走到一個街口,就要致電控制室,把當下的地點輸入電腦,利用特制軟件指引方向。在實體城市玩虛擬遊戲,本來只是一天五個人玩的活動,誰想到十年後,它會成為坐擁六千萬用家的手機應用程式 Foursquare?這項實驗的研究生 Dennis Crowley 意識到遊戲或許是拉近現實世界與網絡的重要橋樑,將簽到、積分排行榜、襟章、市長制等遊戲化的方法,打造成收集地區資訊的應用
閱讀更多 October 2016 筆記
時間遊牧:為甚麼我們會浪費時間?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Salvador Dalí
唱首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2016 年也過了大半年,回看年初寫下的新年願望和目標,很多人與筆者一樣嘆氣:「怎麼一年那麼快就過」。百無聊賴的每一天,組成「不記得幹過甚麼」的每一個星期,到最後便成不知不覺的大半年。時間每年也是一樣的長,為甚麼我們總是有浪費時間的悔疚感呢?科技倡明衍生個人工具,鐘表、電話、上網裝置,無不讓我們工作更有效率。但網絡引伸的資訊碎片化(fragmentation),使我們的注意力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要實行年度目標和習慣的改變,比以前更加艱難。
美國科
閱讀更多 September 2016 筆記
讓改變社會的念頭延續下去 — 香港群眾外包平台 Collaction 專訪 當你有一個想法,你會怎樣做呢?跟朋友提起,看看是否感興趣、讓那想法放在腦裡繼續發酵直到適合的時機、抑或嘗試找一班能把想法付諸實行的團隊?兩位年輕人 Himphen 和 Nelson 就希望打造一個線上社群平台,讓有志改變社會的念頭得以實現。
「現時香港的群眾集資(Crowdfunding) 網站越來越多,但我們留意到形成一個計劃,錢固然需要,但最重要的是有技能的人、資源和有經驗的 Mentor 的分享。」
Himphen 說,他們以社會創新為定位,希望將不同的社會實驗和計劃,由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實踐由下以上,推動改變的巨輪。
蒲打開 Collaction 的網站,就看
閱讀更多 January 2016 筆記
數位軀殼—網絡的個人塑造 Dan Brown 的小說《數位城堡》寫於一九九八年,乘科技網絡的熱潮揭示人類對數位安全的恐懼,恐懼不存於美國國安部(NSA) 的數據庫之中,而是每個人的心理。數位城堡本是不能被破解的程式語言,每人用作保護自己的數據,到頭來當局驚覺那只是電腦病毒。時至今日,數位城堡依然存在,由個人數據安全,變成社交生活締造的安全感。其實城市人的社交網絡早已築起一道道的高牆,各人自我陶醉、圍爐取暖,那樣何不是另類的病毒,慢慢抹殺我們的溝通,到底我們從哪走到來這地步呢?
從現實走到虛擬,有些元素還是不變存在,要突顯個人和對立。現實生活我們以服飾、髮形、裝扮、配件等等來幟立個人的形象,建構個人的身分,到網絡世代,我
閱讀更多 March 2015 筆記
【西柚慶元宵】西環誌:一年了,我們還在這裡 上年三月初,初春霧裡萌生了《西環誌》,當時簡介寫著「西環,位於繁華市區的盡頭。沒有受鄰近急速發展影響,堅持著自己的步伐。」當初想像固然不是甚麼宏大遙遠的計劃,只是從自己身處的地方反思有限力量可帶來的改變。一個專頁,少許活動,找來同路人,也許可以讓身邊人所思所做不同。與不同團體合辦導賞團、寫生、在學校擺攤位、網上報導地區轉變,一切也不及鋪天蓋地的地鐵通車新聞來提醒同學,西區正在轉變中,而我們身為大學生,也是社區的一分子,我們的參與是有可能多一點人情,少一點利益的。
不談發展和保育的二元對立,只說社區和街坊的營成。數天前傍晚於正街舉辦的【西柚慶元宵】(西區街坊自稱西柚,食「友」字)正正是人情、社區
閱讀更多 December 2014 筆記
寫在西港島線通車前夕 這個城市的邊陲,明天將重新被記起。納入大型公共運輸網絡的路線圖,彷彿重新包括在市區範圍之內。數天前,跟拍攝西區變遷特輯的記者重走一遍西營盤,問及是否支持興建西港島線,內心爭扎良久,通車帶來的便利固然是好,但所謂發展帶來的經濟利益卻非該區居民全盤享受。
本來是歷史悠久的社區,鋪租樓價,早於宣佈工程拍板的一刻上升。一年前,近地鐵站出口的街道經歷鉅變,《胭脂扣》再度重演,女鬼重返陽間而迷路找不到情郎,SOHO 西移至高街,貴價餐廳、咖啡店旋風式取締原有的車房、小餐店和士多。一街之隔的第二街,懿山單幢住宅年初入伙,卻住進一個死城,鄰座店鋪已經清空拉閘,等待收購重建,街上冷清得要緊。到這個星期,我和記者
閱讀更多 September 2014 筆記
與世隔絕學染布:片藍造 去年摘文寫許寶強慨嘆傳統工藝 (craftsmanship) 隨工業化、小店遷拆而慢慢流失,舊有如囍帖街等同行群體作業的模式已經被發展機器弄得支離破碎。夏日炎炎,暑假的最後一天走到彷如隔世的大嶼山,在這裡工藝未被忘記,卻以親身體驗的形式延續下去。
從市區到東涌,本來就已是遠征。但工房的位置,到了東涌還要再轉兩程車,所需時間已經可以乘飛機離開香港。東涌巴士總站等待 11 號往大澳的人很多,個個捧著水桶架著太陽眼鏡上車,也有村民抬著手推車走入狹窄的座位。翻過山頭,經長沙、塘福(巴士一度讓路予覓食的牛隻),過石壁水塘後,便在大浪灣村的巴士站下車。所言隔世,還要包括入村一段曲折的山路,用腳走也許要走上
閱讀更多 August 2014 筆記
八月油街:假如在一起/像是動物園 由四月初與香港電台合辦的「好想藝術是麵包」文藝派對,至五月掀起反重力熱潮的「正 反」展覽,一年前啟用的油街實現開始立足文藝界,漸獲社會大眾注目。週末踏入油街實現,獲延長展期的《大樓 — — 油街實現》映入眼簾,龐大鏡子映出油街實現紅磚灰牆的錯覺,側邊一眾家長子女、文藝青年已拿出單反相機,排隊等候。同日展出還有接替原本「正 反」展覽,剛剛開幕的《假如(在一起)》及《像是動物園》。
「在一起」的意義,不單是肉體上站在一起,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靈魂在一起。換大家也看得懂的名詞,即「自發組織」。《假如(在一起)》的客席策展人李俊峰以自主藝術組織為題,回顧不同單位曾於各區與鄰里活動的經驗。他指出:
「具主
閱讀更多 March 2014 筆記
慢步重拾西環的節奏 — 西環誌 在第二街和西邊街的交界,有一間理髮店默默服務⻄營盤的街坊逾半個世紀,那是「友記理髮」。桌上的毛刷、剪刀、炭精風筒和抹剃鬚膏的牛皮帶,甚至客人坐上的椅子均散發著懷舊的氣息,連收費也是懷舊價,男士洗剪剃全套服務只收六十元,淨剪髮更只是三十元。導賞員跟友記理髮的伯伯暢談風生,憶記起六七十年代,一隊樂隊差點令香港所有的理髮店都面臨倒閉,因為人人也在留長髮,那隊樂隊名叫「披頭四」。現在巷中半開放式的設計,理髮店也成為社區的空間,擺上數張椅子,不是光顧的街坊也會來串門子,亦有人搬離西營盤後也特地回來光顧友記。時代在變,人情不變,參觀期間便有街坊把著馬經與兩個半退休的師傅一起研讀。
其實只要放慢腳步,走落水
閱讀更多 March 2014 筆記
旅行是一面鏡子 城市兩字,我們說得多,儘管我們如何說著它的逝去和變質,但所談的都只是該城市意義的轉變和迭起,城市長存,只因價值和市民的改變而成為另一個城市。最近中大建築學院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舉辦了一系列名為「雙城對話」的活動,交流台港兩地間城市設計和公共空間等議題。重點不再活動本身,因為得悉之時已經結束,但其名「雙城對話」卻在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城市如何與另一城市對話呢?答案也許就是我們,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多麼細密周詳的都市規劃也控制不了所有的人,反之人卻為城市賦予不同的意義。而我們如何將一個城市與其它作比較,就在於我們對一個城市的認知。上課時讀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道:「他鄉是一面負
閱讀更多 January 2014 筆記
致新年—那些重覆不止2014次的事 「為甚麼這是禁果?為甚麼要遮住我們的眼睛?……我們處身在一個史無前例的悲劇階段,新的黑暗時代正在降臨。曾經是惶恐的一群,在翻天覆地的大動亂中,摸索過、爭鬥過、吶喊過,同時,也被領導過、屠宰過。我們曾一再相信找到了完美的樂園,又一再被欺騙了。」
可悲,是因為大部分人讀了也認為上文形容當代的社會情況。如斯有共嗚的文字卻摘錄自 1956 年出版的《文藝新潮》創刊號的發刊辭。陳智德的《地文誌》寫道:「這是創刊號的發刊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到我們的旗下來!》,宣言性的題目之外,內文流露更大的掙扎、憤怒和迷惘,談及大動亂時代中的尋索又失去,確信又幻滅,《文藝新潮》是對那一段暗昧時代的回應,為迷失的一整代人
閱讀更多 December 2013 筆記
九龍城書節:文字掀起的變革 從書本說到文字,雜誌到網絡媒體,十二月七至八日的九龍城書節均對香港的文字工作帶來不少啟示。筆者出席開幕,由陳智德、張鐵志、俞若玫和梁國雄的「文字.革命.生活」講座和第二天張鐵志與劉細良對談的「媒體與轉變中的香港:《主場新聞》vs《號外》」,兩個講座也不約而同地講及文字掀起的變革,本文將以筆者思路拼湊而無分兩個講座的先後。文字的力量已變得越來越大,更非專業人士的專利,順應著時勢也許能掀引浪潮,對社會和文化帶來更大的衝擊。
最早的文學就是歷史,所以先從歷史說起,陳智德說自己寫《地文誌》是因為本土缺乏聲音,去將一代的歷史傳給下一代。「關於香港本土歷史的教育課程,同學去到 1842 年南京條約割讓香港
閱讀更多 November 2013 筆記
Departure 有時有些事有些人,捉不緊轉身已經抓不住。
- 天還在醞釀著早晨,染上一片藍,我卻在焦急的對話中醒過來。
- 天橋上看見投上大廈的紅藍燈影,話不多,只是默默看見一架輪椅從轉角推出來。
- 回程的計程車走著同樣的路,流走的風景,不一樣的心情,天還是未亮,城裡多少人是醒著?
我們對自己不認識的東西而感到畏懼,古時的天狗食日原來是罕見的天文現象,可能死亡也只是我們還未明白的轉化。有人將死亡與堅強拉上關係,我卻在想也許只是時間逝去或接觸多了,變得不易動情。好聽一點是堅強,難聽一點是麻木,好像急症室的醫生和接報到場的警員一樣。面對離去是痛苦的,苦源自「有」到「無」的對比,空了的椅子,遺留在門邊的鞋,走到嘴
閱讀更多 October 2013 筆記
陳腔濫調的改變:HKU Changemakers Confest 2013後感 「一個伏字,拒絕了太多東西;一個 Chur 字,取替了太多感受」這是刺青雜誌數期前的一句話。但其實還有很多詞語也一樣漸漸失去原意,例如經常掛在口邊的兩個字—改變。過了三天由港大通識主辦的 Changemakers Confest,心裡有很多想法,在此筆錄分享。
ConFest 一字於 70 年代由澳州人提出及舉辦,將節日 (Festival) 和討論會 (Conference) 合二為一,於歡樂的氣氛下進行意見交流,希望能夠為社會問題帶來創意解決方法。今次整個活動主要分四部分,論壇、攤位、工作坊和音樂會於三日舉行。
「為改變而播種」是大會的主題,一連三日共五場的論壇,找來社會上不同層面的改革
閱讀更多 October 2013 筆記
不能自拔的內心變奏:蔡健雅 - 天使與魔鬼的對話 從靜靜等待的關係,到一個人單戀的追憶,再到沉溺苦戀,然後分手後驀然發覺自己仍在呼吸。蔡健雅新專輯「天使與魔鬼的對話」就像一本完整的愛情小說,兩個靈魂由認識至契合至陌生的不同的階段濃縮在 44 分鐘的音樂當中。
「極光」以快門的聲音和柔揚的琴聲漸漸帶入故事的開端。一段有距離的關係,似未發芽卻,卻還在沒有時限地等待。也許沒有完結的一刻,少許少許的計算失敗,到最後受傷還是自己。像處於遠遠的北極,兩人的關係都只是人與極光,遙遙的欣賞著卻沒有花火。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否為一段沒有結局的關係付出?「寫下我命中循環著的單戀曲 千萬次告訴自己該離開這裡」主角不自覺地駐足,看著同一樣的風景卻迷住了。副歌的迴音像
閱讀更多 September 2013 筆記
Dedication & Passion 看這篇文之前,請先看看上文的影片。
也許我是個蘋果用家,但有時候我心底裡覺得科技公司—Google 也好,Apple 也好,Microsoft 也好,競爭雖然不斷,擦出很多火花,但是每間公司 Deep-down 骨子裡都是有個小小的偉大願望:改變世界,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Steve Ballmer 任職 Microsoft 的 CEO 13 年,到今時今日終於要說再見。告別演說十分感人,Ballmer 一路也禁不住落淚,告別自己的第二家,他熱愛自己的事業,沒有後悔花這樣多的時間於事業身上。一切回首,也是值得做不會後悔的事。
另外我想起的是一
閱讀更多 August 2013 筆記
麥樹堅的青春自序: 《目白》 瞻前顧後,是我這個年齡讀麥樹堅的散文集《目白》最貼切的說法。仿如在熾烈發燙的陽光下,站在時間的轉角口,回首一瞥樹蔭下印在葉子上淺淺的過去,前路卻於擋著陽光的指縫中窺見。
畢業恐懼症也許是從大二中期開始發作,上一屆的師兄師姐無厘頭地搭一句:「我找到工作了。」然後大家也興奮談起自己的就業大計。不用提醒,身邊的人也爭著找實習兼職,社交網絡也開始更新一大堆的頭銜。大家好像還不知道自己剩下的是最後放縱、嬉戲、遊樂、無憂無慮的時光。
讀麥樹堅的字,我彷似看到未來的一個窗口。
由朋友最喜歡拍我肩膊,語重心長勸我『早啲搵返份工唔好再咁理想主義』《後記》 對於「將來」的宣言,那時候誰都沒有質疑過,也沒有指責對方
閱讀更多 August 2013 筆記
我最喜愛的五位歌手 午飯時與同事們總是玩這個很簡單的遊戲,每日一問。早幾天問到大家最愛的五張大碟。不禁細細去想,那些是由始至終也是不離不棄,非常喜歡的歌手呢?
最早接觸流行音樂的時候,差不多就是 U87 的時候。找來精選《我的最好時代》聽得如痴如醉。陳奕迅可以說是我音樂路上的啟蒙吧,直到現在不論如何也是不離不棄,演唱會不能不看,唱片也是喜歡便立即買,但話說回頭,其實我這個小粉絲還不太粉,舊歌還是聽著精選,錯失了不少冷門歌。這個樂壇天皇,當了十年,恐怕還要再過多十年再有人敢問鼎。
記不起哪首是我聽的第一首歌了,但發掘 Beatles 這段音樂旅程也是十分有趣。有些歌不以為然,卻在某些特別時刻,聽得特別有感覺。要數最
閱讀更多 August 2013 筆記
#Puddlecam 要說回上星期參加了 Instameet HK 的聚會,這次 Photowalk 走了土瓜灣。這圖也算是最滿意的作品。參加 Photowalk 的意義,其實我覺得有點競爭心態,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訓練自己銳覺,才不會拍下平庸的相片。今次還把自己的照片投到一個新開的相片愛好者 Newsletter - Favourite。
Favorites is a weekly email of amazing photography curated by yours truly, Heather Champ. Subscribers can send in their best photo of t
閱讀更多 July 2013 筆記
Timing 值得等下去的,便繼續等吧,因為不值得的你都沒有等了。
這句語聽了以後不時於腦海浮起,甚至漸漸變成自己的一種態度。想看的電影電視劇如是,有時候明明放在桌面好幾個月,偏偏那夜心血來潮,看畢竟覺得與最近發生的事或心中某些想法如此貼切,可能我是個喜歡身邊一切也串起來去想的人,也許是宿命,卻沒有前因後果,只是當刻的我有這番體會,哪怕另一個時候的我實質會有另一種的看法。最近當了電影節發燒友的會員,換來幾張門票,三套來自歐洲的作品:《90 Minutes》,《Festen!》和《The Deflowering of Eva van End》,不自覺地由將三套拉不上任何關係的電影放在一起。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
閱讀更多 July 2013 筆記
給準大學生的十個不老土建議 為左好好迎接咁多位準大學生,刺青一班編輯集思廣益,呢期好努力回想返大學生涯既遺憾(唉…),綜合左十個不太老土的建議送比大家,衷心希望大家唔好再犯下我地既錯。
1\. 無視大學五件事 大學迎新第一句就係問你知唔知咩係大學五件事(拍拖、讀書、住宿、上莊、兼職),但係大學生活何其繽紛有趣多元呢,所以唔好被五件事限制自己,路係由人行出來的,無人比你自己更有資格去判斷邊條路正唔正確,想做就做啦。
2\. 寫封給自己的信 有時係到諗,如果開學第一日寫封信比一年後的自己,寫低而家既目標、願景,你心目中 Year 2 的你會係點,再同你新識既朋友一齊分享,一年後一齊拆開封信,個場面都應該會幾溫馨。(有人會試的
閱讀更多 July 2013 筆記
Power of Words #### Movie: The Secret Life of Words
I have witnessed the power of words, it travels time and space, through various souls and engraves in our heart. All happened in a Spanish movie, “The Secret Life of Words”, directed by Isabel Coixet.
The story was narrated by a little girl who was never shown on
閱讀更多 June 2013 筆記
序 Xanga 關站,好比一個時代的終結,跟隨著 MSN 的腳步,與我們青春的回憶漸行漸遠。同時也逼使我原來的網誌搬遷到這新家,一口氣從看自己自零八年起寫過的所有東西,有成熟的有幼嫩的,有讓我無比感慨的,也有讓我一笑置之。
這數天大概是我唯一有藉口慶幸自己懶,隔數星期才寫一篇文的日子吧。五年來寫下七十多篇(部分質素低已被刪除),即差不多一個月才一篇。希望能夠繼續持之以恆地寫作,有一天才重新回顧的時候,當記憶這不可靠的傢伙當機,甚麼也想不起,人生也不會白白過了 。
一三年,花多了時間寫文,很大程度是因為參與籌辦《刺青雜誌》,幾乎絕大部分的新文也載於刺青,有時候寫作還是像功課一樣,有點動力才會下筆。
閱讀更多 May 2013 筆記
這一代的秘密:失去的專注力 有沒有發覺我們閱讀得越來越短?由小說到短篇小說,散文,然後雜誌、甚至一張黑紙印著碎落的句子,到圖片為主,文字為副的東西。長的作品我們喊悶,短又有趣的卻大力追捧。上一次大家完整地看完一篇文章是甚麼時候?網上論壇的連載文章?Facebook 友人的感性筆記?還是 Yahoo!生活的一篇專欄?若要說這代人的一個秘密,就是他們都是一群專注力很低的年青人 ,包括我在內。
先讓我介紹一個人,他叫 Roger Ebert,是一位美國很有影響力和有名的影評人,卻於月前逝世,他的一篇名為"All The Lonely People"講述人文和網絡世界的文章卻令我印象深刻。他寫道:
“You know what
閱讀更多 April 2013 筆記
想聽 上個月四月二十日是世界唱片店日,自零七年起舉辦,唱片店日當天樂隊和歌手紛紛到唱片店與樂迷見面,以及推出特別的黑膠唱片版本,以紀念曾經盛行的音樂媒介。翻開報章的專題,訪問本港樓上唱片店的老闆,他說:「現時的小朋友自幼也懂得彈琴玩樂器,但懂得欣賞的卻很少。」
音樂是很美妙的東西,但當這變成了一種要求,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音樂便成為另一種的功課。練琴只為考試,考更高的級數只為向其他人證明自己的天份,這便完全說不上欣賞了。儘管兒時音樂對某些人的成長有著負面的影響,但到了青春期我們還是會追捧一堆堆的偶像,海報、綜藝節目、劇集、電影也沒有放過。但回想當時,我們追捧的是他們討好的樣子還是洋溢的才藝呢?
網上曾
閱讀更多 May 2012 筆記
為甚麼要讀文學? 這星期有一半時間也回到中學,向師弟妹介紹一下高中的文學科。台上我說得不好,很多真心話也忘記說出來,不像今屆中七一樣,聽得我津津樂道。我不知我還有多少個中三同學的 Facebook,但那怕有人因我們的分享或我這番話而選了文學,我這星期的努力還算沒有白費,現在讓我寫回我想說的話:
要說文學的實用性,倒不如說文學可以應用在哪裡?自己心裡。
文學卷分兩部分吧,一讀一寫。讀方面,擴闊了我的眼界。文人的自豪感在於知識淵博,你說那位名作家我也能搭上咀,要說甚麼甚麼手法我還是懂得。原因是讀極這些文學作品,還是離不開幾個題材,所以才說文學易讀。課外作品,從電影到流行曲,從南美的魔幻文學到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我都讀
閱讀更多 May 2011 筆記
心靜自然涼 星期五跟朋友去了土地灣行山,已經很久沒有行山了,上次也許已經是上年秋季。今次行一段,較長又崎嶇的路段,其實我有點兒擔心。
時間:2:45 - 5:15
地點:土地灣至大浪灣
地圖:由郊野樂行提供
這段其實是港島徑的第八段,看回相關的介紹才知道這是港島徑各段中最長的一段,但也是亞洲的名徑之一,曾被國際雜誌譽為亞洲最佳登山路線。是否最佳我不清楚,只知山頂看下的景色其實十分美麗的。
到達出發的起點其實要從港鐵筲箕灣站乘 9 號巴士到土地灣站,整條路線其實也難認,最好叫司機提點下吧。土地灣站於蓮鶴仙觀一站之後,會看見左邊山邊有一大入口,側邊亦有告示版以及地圖。
這段港島徑其實亦有名為龍脊郊遊徑,龍脊指
閱讀更多 March 2011 筆記
人神鬥 看著災難的發生,火球從平地的煉油廠湧起,黑煙濃罩著整個鏡頭攝及的天空,海水捲走所有東西,如將你吞噬的黑洞從田地沖至城市,機場裡的飛機、一輛輛汽車只像上天手中的模形玩具。在電視的另一邊,我們還仍然存在,親人、愛侶、朋友就在身旁,居住在有瓦遮頭的地方,三餐溫飽,有電有水,向著理想默默前進,我想不到自己還有甚麼可以抱怨。
想起了陳奕迅的《人神鬥》,重聽之下一句特別深刻:
人神還在戰鬥得一種勝數 但願是幸福
迎來大自然對人類的各項挑戰,我們沒有甚麼剩下,有信念和幸福吧。有些人卻偏偏看不到自己已身處福地,這是可悲的。
相片來源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