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西港島線通車前夕
這個城市的邊陲,明天將重新被記起。納入大型公共運輸網絡的路線圖,彷彿重新包括在市區範圍之內。數天前,跟拍攝西區變遷特輯的記者重走一遍西營盤,問及是否支持興建西港島線,內心爭扎良久,通車帶來的便利固然是好,但所謂發展帶來的經濟利益卻非該區居民全盤享受。
本來是歷史悠久的社區,鋪租樓價,早於宣佈工程拍板的一刻上升。一年前,近地鐵站出口的街道經歷鉅變,《胭脂扣》再度重演,女鬼重返陽間而迷路找不到情郎,SOHO 西移至高街,貴價餐廳、咖啡店旋風式取締原有的車房、小餐店和士多。一街之隔的第二街,懿山單幢住宅年初入伙,卻住進一個死城,鄰座店鋪已經清空拉閘,等待收購重建,街上冷清得要緊。到這個星期,我和記者走在街上想找捱貴租的老店作訪問,「要捱的,都已經頂唔順執晒」這個,就是今時今日的西營盤。
一年前成立西環誌,有意提升港大同學對鄰近社區的關注,不甘自居山上而不聞社區的轉變。我不是西區人,但就讀大學卻使我對此地多了一份感情。對身處的地方有意識地去關注,是社區內每個持份者有需要認知的事。走訪西區,踏過的每一步也在學習,也在成長,有些改變已經發生、預視,但通車以後,可能更多問題將會出現。
先前東華三院申請改建東慈商業中心為酒店,被城規會拒絕申請,只是西區加緊發展不理民生的冰山一角。近年這些以鄰近中環、Soho 購物飲食區作招徠、吸引大陸旅客的酒店越開越多,嚴重下去會引起更大的民生問題。旅客進出西營盤,大量停留的旅遊巴士帶來嚴重交通影響。鄰近店鋪更會陸續應自由行旅客的需求,變成藥房、金鋪、海味店等等,對原有社區帶來不便,一來租金越來越貴,二來影響原有自及自足的生活模式。幾乎沒有商場的西營盤,街坊可在街鋪上找到所需的生活用品和不同的食肆,但部分店鋪倒閉後變成貴價食肆、藥房、連鎖店的時候,街坊的選擇卻漸漸減少。
跟第二街水族店的老闆陳先生談過,其實開店只求一家三餐溫飽,幸好租金沒有大幅上升,才有幸營業至今。租金不是問題,生意卻因為週遭環境變化而受影響,跟陳先生訪談時,是平日放工的黃金時間,客人還是不多,以往還會晚一點關鋪,想做多些生意,不過八點已經打佯回家煮飯,給家人煮飯。水族店對面,仍有一塊粥店褪色的招牌,不過已經關閉。陳先生以前當點心師傅,與粥舖老闆十分熟絡,不單串門子,甚至教粥店的師傅製點心。於西區長大、上班上學的人,無一不感嘆人情味的淡化,取而代之是現代化、連鎖經營的店鋪和商場。
歸根究柢,自幼被消費文化所影響,我們的生活習慣也是單元地向錢看,大型連鎖超市的甚麼「同區至抵,否則回水」活動就是摧毀同區所有競爭對手的鐵證,財團背後的資本、批發購入當然帶來最平的貨品,但付錢之前,人情味、維持多元的商業生態等因素往往被消費者所忽略。良心感召,近年倡支持小店、拒絕光顧財團的行動開始得到民眾的支持,但守業難,生意要蓋過物價、租金升幅、同區競爭等等,成效未必短期內可見,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實際活動支持,才有可能保住今天仍殘存的小店,甚至阻止下一個西環再一次重歷金錢利益掛帥的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