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22 遙控
香港國際電影節2022 Herzog 的 Netflix 紀錄片 Into The Volcano《深入火心》,曾有一對火山學家戀人的片段。Maurice 和 Katia Krafft 近30年前的事跡,剪成一套如 Wes Anderson 般的紀錄片。一個攝影,一個拍片,兩人走遍全世界追尋被喚醒、最危險的睡火山。熔岩爆發至半空,數以千度的碎石從天降下,當平民也早已撤離的時候,兩人還是築起帳篷,輪流看守。
他們兩人的感情以火山維繫,情願留在了無人煙之地,他們也不想回到繁榮社會。可惜兩人感情生活的一手素材不算多,敍事透過剪接和旁白拼湊起來。
這齣戲走紅,應該由台灣譯名《羊懼》的食字說起。不過今次電影節的譯名是《羊嬰
閱讀更多 January 2017 銀幕
【香港獨立電影節2017】對準政權,掀起公義抗爭──《進擊之路》 黑夜中,繁忙交通如流光逝過,行人天橋有位把著啤酒的大叔走過,畫外有人問:「這是今天第幾杯?」他才茫然道出,把酒消愁的因由。那是劉繼蔚律師,鄭捷在捷運隨機殺人惹來全台的憤怒,他自願當了他的辯護律師,負上「魔鬼代言人」之名,連他的母親也責怪他不要再亂接案子。不過,劉律師酒後吐出的一番話十分動人。他說這樣的判決是迎合社會的期待,屬意料之內,但判決內容卻未能解答自己的疑問。「社會拒絕接受像鄭捷這樣不完美的人,那麼像我這樣不完美的人,是不是也會被社會拒絕呢?」不論是加害者,還是受害者,人權律師仍抱著專業的法律精神及同理心,為每一單案件裡的弱勢者出庭辯護,是公義所在之處,人人也有受審、公平審決的機會,也是
閱讀更多 June 2015 銀幕
在都市的邊緣遊牧:記台北城市遊牧影展 在城市裡遊牧,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呢?首先會想起一大片的草地,不會是那些硬得不能席地而坐的草,而要溫潤的、軟綿綿的,然後會有個穿著麻質簡樸衣裳的小孩,執著木手杖領一群白綿羊走出來。突然,發覺牧羊人置身於鬧市之中,車來攘往,羊群未存在,只留下淺淺密集的足痕。在城際中的遊蕩,我們被領到一所影院,那裡貼著一張海報,上面寫著—「城市遊牧影展」。
筆者有幸隨短片製作團隊參展當中的雨傘運動單元,順道考察台灣的電影節。以西門町的樂聲影城為主場,城市遊牧影展的節目可謂琳琅滿目。以都市文化主導選片,長片種類涵蓋音樂、社會、飲食、塗鴉、LGBT 等等;同時也有短片單元,有放眼世界的香港雨傘運動短片放映和柏林國際短片影
閱讀更多 April 2015 銀幕
香港國際電影節2015觀影誌(下) LGBT,這四個英文字母,劃出四類不同的性小眾,可是性身份從來不能以單單一個英文字來形容。François Ozon 延續性別、身份的懸疑探究,敘述變裝、同性及雙性戀交集的故事。原著小說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故事,因為小說中變裝的 David 向 Claire 示愛,嘗試和她上床後,便把 Claire 殺掉了。電影有更多篇幅聚焦 Claire 的心理,她如何與 Virginia 祕密相處從中獲得滿足感,以替補逝世摯友的地位,觀眾不到最後也不明白她究竟喜歡變裝後的 Virginia 還是變裝前的 David 。拿捏兩位主角一言未能概之的性身份是電影的強項,略為可惜的是表達手法,電影起首快速交待背景,
閱讀更多 March 2015 銀幕
香港國際電影節2015觀影誌(上) 張艾嘉的《念念》不自覺讓我想起了數部香港電影,片頭藍天和天台仿似是向陳果的《香港製造》致敬,尾段堤邊的大叔與《雛妓》的甘浩賢不約而同將釣來的魚放生,片名《念念》更難以不讓我想起《一代宗師》的金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水的意象包圍之下,浪花掀起人的感情,大海卻勾起人的好奇和幻想。電影合成了很多很老土的橋段,失散兄妹重聚、懷孕女友不告知男友、失意拳手、趕不上船見父親最後一面等等,但敘事技巧和豐富意象之下,電影仍能一直引領觀眾將故事推進而不致沉悶。《念念》貪心地關注很多主題,家庭、戀愛、成長,電影觸及的情感到位但不細膩。育男長大後出來默默工作,只記昔日與母親妹妹共渡的快樂時光,沒有個人生活可言;育
閱讀更多 March 2015 銀幕
電影節,慶祝甚麼?— 談談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即將開幕,今年率先引起話題的不是選片或焦點電影人,而是大會海報的設計。據蘋果日報綜合網上討論,每屆主題海報均無薪設計,但這不代表設計質素會參差。問題在於大會「外行人管內行人」,對海報設計指指點點,導致今年海報字體與插圖配襯不美觀,質素可謂連康文署電影放映會也不如。但是,看著海報上的維港的紫霞和一堆花草飛禽,我不禁深想電影節的本質是甚麼。
電影節慶祝電影以藝術媒介的形式誕生,為觀眾引入非商業性質的藝術電影,透過一連串的放映會、講座推廣電影文化。這是最老土的說法,但到今天仍然適用。電影節同時帶動電影工業、旅遊業的發展,市儈角度來說可以帶動經濟。全世界不同的電影節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