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
2016年十套電影的備忘
年尾的電影清單有甚麼意義?它提醒我們一年的過去,而每一年也只有一定數量的電影入選這個清單。 活在媒介泛濫的年代,我們依靠清單來喚起漫長生命裡一年的記憶,最佳電影、電視劇、音樂、新聞事件、Youtube 影片。而這個清單只是一個備忘。
「清單」雖然看起來是在建立一種秩序,卻也是顛覆某一事物正統定義的最好方式。關於「電影是什麼」,荷里活,學院派以及種種資本市場下的喉舌早已搶佔先機進行「定義」,這些各大電影媒體的「年度電影榜單」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通過列「清單」的方式來告訴我們,除開最常規的定義,「電影還可以是什麼」。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230-
地圖
【以約遊記】圍牆內外 — 耶路撒冷
儘管在同一國家內,從特拉維夫乘兩個鐘頭的巴士到達耶路撒冷,一到埗已能感覺不同氣氛。巴士站外有持步槍的警察戒備,人們嚴肅多了,連行人的穿著打扮也不同,最顯眼的是穿著哈雷迪猶太教的教徒,不論陰晴寒熱,他們總是會連鬢留著大鬍子,頭戴黑色毡帽,穿白襯衣及一襲長身黑西裝,那是耶路撒冷市內最常見到的服飾。不過,除了猶太教外,這座逾三千年歷史的城市同時也是基督教(Christianity)及伊斯蘭教(Islam)的聖城。三個傳統宗教信仰與耶路撒冷的歷史和發展也有很大淵源,遊走在這個城市到訪遺址、教堂的時候,總會在想宗教到底是甚麼一回事,甚至有人會被這裡的神聖所感染,而誘發精神異常的症狀,稱耶路撒冷症候群。
桌面
2016完結前要做的事 —— 清空 Facebook 的 Saved Articles 及清空 Instapaper
A. Facebook 的 Save 那個鍵真的十分邪惡,十分就手,日積月累便幾百個。數個月前曾經清理一次,轉個頭來又有百多個網頁儲存了。不過 Saved Articles 現時的功能是無法搜尋、無法自行分類,所以一定一定要搬它們到其他地方。
B. 今年其中一個引以為傲的成就是終於完成自己數位閱讀的 Workflow ^\_^。我經常遇到的問題是找不回讀過的網頁和文章,然後就沉沒在網路鴻流之中。而新的這 Workflow 就是希望可以嘗試解決這問題,首先要明白自己如何接觸資訊,大部分會存下的都是文章、教學、免費資源下載,有以下的渠道:
— FB 爬 Newsfeed 會儲到 Saved Art
銀幕
Star Wars 你不知道的彩蛋
前傳第一集於 1999 年的版本,Master Yoda 是以玩偶的方法製作,但到 2011 年推出 Blu-ray 版本,George Lucas 卻決定以 CGI 技術重新製作當中的畫面,詳細前後比較可參考以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xaZxpNTm8A
第六集片尾出現的 Force Ghost ,在前傳三部曲製作完成,2004 年再版 DVD 的時候,,置入 Hayden Christensen 代替於 Sebastian Shaw (第六集黑武士除下頭盔後就是他的樣子)。亦有人詳細留意到,其實該場面,Anakin Skywalker 的
地圖
【以約遊記】特拉維夫的印象碎片
深夜在特拉維夫的 Ben Gurion 機場降落,機場的保安不似網上其他遊記盛傳般嚴密,縱然以往也到過其他伊斯蘭國家旅遊,一直半期待的入境質詢,也只是問了幾句:名字、逗留多久和入境的目的便放行。機場最讓人深刻的建築,是入境與出境兩方向交接的大堂,交叉形一上一下對接客運大樓和航天樓,側邊展出以色列本土的重要成就,緩緩引領來客認識這片國土。
與兩小時車程相隔的耶路撒冷相比,特拉維夫可謂歷史長流中的一個初生嬰兒。歷史記載耶路撒冷的第一座寺廟,建於公元前 950 年,是古代以色列王國的所羅門時代。相隔近三千年,特拉維夫才建城,六十個家庭呼應錫安主義重建猶太國,抽籤於雅法古城 (Jaffa) 以北的沙丘
地圖
【以約遊記】城市的氣質
旅行於我來說,是一面鏡子,小小的角落總會找回自己城市的鏡像,皆因我們看的想的一切皆從我城對照而來。( 《旅行是一面鏡子》) 。這年十月,遊歷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及約旦,順時針地繞著約旦河谷走了一整個圈。三地也不算是港人熱門旅遊的地方,最多舉辦的也是耶路撒冷的朝聖團。不過,港人又不是對這些地方聞所未聞,新聞報導總也會見過以巴衝突、中東戰事的畫面。固然十多日的旅程不足完全瞭解一個國家,但踏過的步伐,彷彿承先啟後般引來對世界這一角落的疑惑和好奇。
<iframe src="https://www.google.com/maps/d/embed?mid=1BDgsVtxcp62O5a1QENafJk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