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

摩洛哥的藍色瑰寶 Chefchaouen

Chefchaouen(舍夫沙萬)成為的打卡熱點,全因整座城市以藍色為主題,一排排山上的藍色小屋。其實考究這座山城的歷史,可追溯到 15 世紀,那時猶太人及摩爾人由西班牙逃離至北非定居。

交通而言,Chefchaouen 位於摩洛哥北部,附近也沒有很多旅遊景點,不少人也是從 Casablanca 或 Merrakesh 遠道而來。我們由 Fes 乘巴士來也要 6 小時(而巴士一天只有 5、6 班)。到達 Chefchaouen 的時候已經約下午三時,巴士站在山腳,偏偏旅舍卻在山腰,結果要乘的士才到城牆外再走下去。

藍城的幻象

至於為甚麼整個城市均油上藍色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與猶太教有關,有人說是 70 年代吸引遊客的措施。無論如何,現在的 Chefchaouen 已是旅遊城市,舊城裡百份之八十的店鋪主要做旅客生意,巴士站甚至有簡體中文的街招,介紹 3 小時的攝影套餐,還可微信聯絡,需付人民幣。城內打卡位置其實不多,不過發現大多打卡位也是有專人用心維持,經過一巷就見到有當地人正在掛一些橙在籐枝之間。

部分地點甚至需要付費才可入內,對於這些景點我們也不大興趣。與 Instagram 見到夢幻藍色相比,現實中的藍色小鎮,其實油漆手工也是很粗糙,只宜遠觀不適合細看,地面的藍漆大多也易髒熏黑,油上許多層以後,剝落再補上不同的藍色也見到時間的痕跡。每棟建築的主人大概,都是想低成本保持打卡之城的聲譽。

引起我的興趣的,反而是城內不同的門。不同油上藍色的門,每道也不一樣,有些用金色的釘作點綴,也有不同凹凸花紋浮雕,再襯上摩絡哥的瓷磚作地板或雨擋,我更欣賞這方面的工藝。

這次安排在 Chefchaouen 的時間不多,只是留宿一夜,翌日下午便要乘巴士到北部的 Tangier 再回 Casablanca。這是唯一可以不用大清早便要上巴士回主要城市的方法。市內可參觀和遊覽的地方其實只有幾條大街,如果有多一天的話,可以遠足到另一山嶺遠眺 Chefchaouen。

回程:Tangier 的非洲首條高速鐵路

Chefchaouen 到 Tangier 的巴士票是預先在 Fes 買的,我們約下午 3 時半左右出發,約 6 時半到 Tangier 的巴士站,再乘的士到高鐵站,約 2 小時車程就到 Casablanca。這條鐵路是非洲的第一條高速鐵路,於 2018 年時才啟用(剛剛 1 周年),時速可達 320km/h,這樣的交通效率與我們過去花一整天搭巴士、小巴實在差很多了,這也視作非洲現代化的重要指標。

踏入 Tangier 的高鐵站,設施和整潔程度比機場還要新,Food Court 的飲食選擇是意粉、Pizza 或 McDonald's 知道這是為商務及旅客而設的,畢竟由 Marrakech 入沙漠至今已經好幾天,沒有停下來繞了摩洛哥一整個圈。高鐵可留位的車票都是預先網上購買,頭等車票也是每位 MAD $298 (約港幣$124) 左右,很舒適地轉眼間就到了摩洛哥的最後一站 — Casablanca。

Casablanca

原本留在 Casablanca 只作多天旅程的緩衝,即使行程有延誤也有足夠時間回到 Casablanca 機場。不過沒有延誤,變相多了半天時間在當地遊覽的,有時間吃個豐富的摩洛哥早餐和參觀清真寺 Hassan II Mosque (哈桑二世清真寺)。坐落廣場之上,清真寺乍看與伊斯坦堡看過的差不多。直到走到旁邊,才還要高大幾倍,這才是全球第七大的清真寺。一道銅門已經是幾層樓高,不用廣角鏡頭幾乎也影不到整座建築。看看以下照片,就知道與人的比例相差有多遠。

清真寺本來只限信眾參拜,定時也有導賞團可以入內,不過時間緊拙的關係就要這出發前往機場了,旅程在此告一段落。

結語

回看摩洛哥的行程,8 天行程(不計飛機)共去了 4 大城市,再夾著一個三日兩夜沙漠營,行程該是歷來最緊湊。向來自己計劃旅行的節奏,也沒有這麼快,不過摩洛哥地大又隔著山脈,城市散落在四邊,加上交通班次又不頻繁,結果花了很多時間在交通工具之上。若要取捨的話,有限時間我會選 Marrakech 和沙漠團,花兩整天的時間來回北部 Chefchaouen 實在不划算。

這篇遊記也差不多隔了一年半才完成,疫情開始以來,多了時間重新修輯幾年來旅行的相片。往往拍下的數千張相,只揀選百多張上網,數十張放上社交媒體。重新尋找、修輯相片的過程,也成為我空閒時的興趣,總會發掘到新的素材和角度。

謝謝大家的支持!

Keep In Touch

在社交媒體消失前,讓我們繼續保持聯絡,以電郵接收最新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