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

從 Radiohead 新碟看音樂平台和社交媒體生態

今月,要選社交媒體的五月之星,非英倫樂隊 Radiohead 莫屬。短短十日以內,宣布即將推出新碟 A Moon Shaped Pool、接連釋出兩首單曲、電影導演執導的 MV,還要在部分數碼音樂平台上優先釋出大碟,每件事對樂迷來說,也會尖叫起來的。追溯整個大碟發佈的時間線,事緣是五月一日,歌迷發現 Radiohead 的網站、 Facebook 專頁和 Twitter 也被清空,如其歌曲 How to Disappear Completely 成為空白,不禁教人去想這隊超然、不走世俗路線的樂隊,如何揭示現行音樂平台和社交媒體的問題和不公。

iTunes 預購音樂版面,不少亞洲歌手的大碟也在預購中。

註:2015年串流服務分予唱片公司的版權費。

現時一般歌手或樂隊推出大碟,由宣布到真正發售,通常耗上數個月,當中包含網上預購、釋出主打單曲和音樂影片等形式來為大碟「造勢」。不過發售以後,也不代表所有人也可以立即聽到新歌,部分歌手按個人取態及唱片公司而影響上架串流音樂平台的時間,如 Radiohead 的新碟就只有兩首單曲上架而沒有完整大碟。

事實上,串流平台至今仍對不少音樂人來說是洪水猛獸,當中歸因於音樂人少得可憐的分紅。iTunes Store 現時購買單曲,價錢約 HKD$8 ;串流音樂及影片服務按播放次數分紅,如在 Spotify Premium 每次播放卻只有 HKD$0.05(註可見左表於 2015 年的比較),淨靠大碟、單曲銷售和串流根本難以讓音樂人維持生計,兩者更未計算唱片公司與音樂人分拆收益,難怪 Radiohead 主音 Thom Yorke 曾受訪問中攻擊 Spotify 是垂死屍體放的絕望的屁 “The last desperate fart of a dying corpse“。

但活在網絡的世代,用戶視免費的音樂和影片為理所當然。大碟又能否不被當作單一商品,而是宣傳整個樂隊(其他收入還有巡迴演唱、商業合作等等)的其中一環。以日常大碟發佈企劃去看 Radiohead 的舉措,實在不盡相同,與其鋪墊幾個月,沉沒於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信息流當中,倒不如一口氣制造最大的輿論,務求所有人也要知道新碟的推出。這不是第一次 Radiohead 挑戰傳統和常規做法,樂評人袁智聰就寫道:

「像破天荒地給「樂迷自選價格下載」的《In Rainbows》專輯(二 OO 七年),以及繼後的《The King of Limbs》(二 O 一一年) 般,《A Moon Shaped Pool》都是先以數碼形式推出、然後才出版實體唱片,不介意他們有幾多不買唱片的游離派樂迷。……」

千禧年代,各類傳播媒介也面對數碼化的挑戰,音樂可謂最早轉型數碼的媒介,十三年前未有串流的 Netflix (電影)、Kindle(電子書),但已經有 iTunes Store 售賣數碼音樂,這很主要歸功於 Apple 不釋功本推動 iPod 市場。不過早年的 iTunes Store 只像個電子商店,網上付款無縫將音樂傳送到 iPod 上。要待 Pandora, Spotify 等平台的興起才擴闊了數碼音樂平台的定義,不是一買一賣,而將探索新音樂、社交、多裝置支援等功能合而為一。它們更向社交平台學習,Bandcamp 及 Apple Music 主打 Connect 的社交功能,也希望歌手直接與樂迷互動。不過對歌手來說,投入更多資源經營新的社交平台,能比現時 Facebook、Twitter、Youtube 吸納更多聽眾嗎?縱然知名度較高的 Adele、Radiohead 能養尊處優不放大碟上架串流服務,但對一般知名度不高的歌手來說,這個做法只是自斷前路。

Radiohead 新曲 MV 中的藍色小鳥

現時音樂行業就是走上一條矛盾又未知所蹤的路,傳統販售的模式被串流及免費音樂所蠶食,唱片公司和歌手再分紅予串流平台;歌手又要製作好的音樂,又要苦心透過社交媒體與樂迷互動。Thom Yorke 曾攻擊 Spotify 和形容 Google 是納粹般的藝術賊,不過到頭來還是把單曲上載至 Spotify 和 Youtube。從成效來說,摒棄社交和音樂平台倒成為社交平台的熱門話題,這還是頗諷刺的事。有評論指新曲 “Burn The Witch” 的 MV 是描繪網絡的生態和影響,「Loose talk around tables /Abandon all reason/Avoid all eye contact/Do not react/Shoot the messengers」,道出現實社會因網絡而變得空洞和寂寥,片尾看似歡樂卻飛走的藍鳥就是目睹一切的 Twitter。

當然,眾籌的出現,確實是音樂人打破唱片公司及串流平台壟斷發行的一條出路。香港的音樂蜂亦為不少本地獨立創作歌手集資新碟的製作。另外,現時 Youtube 的知名歌手及創作人均以 Patreon 定頞供款接受樂迷的課金,消除歌手與樂迷之間的隔膜。從科技的角度來說,平台要讓樂迷、歌手、唱片公司三者獲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blog.thewave.hk on May 23, 2016.

Keep In Touch

在社交媒體消失前,讓我們繼續保持聯絡,以電郵接收最新通訊!